会员活动
葫芦娃与父母对话
在聆听孩子的心声上,
我们曾经掉进过哪些坑?
在和孩子的对话中,
我们又掉进过那些诱导式提问的坑?
在给孩子的反馈中,
我们又该转变怎样的模式?
在和孩子谈话前,
我们需要如何注意安全空间的营造?
在和孩子谈话时,
如何关注觉察我们的意图和情绪?
作为父母
如何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平衡,
进而可以以最好的状态与孩子相处?
欢迎您能抽出宝贵的两天时间,和我们一起探索父母与孩子的关系,以及父母这个伟大的角色。
您将能够在一个温暖,真实,清澈,自由自在的场域中玩耍,有担忧,有焦虑,有情绪,有渴望,有需求。
您将能够和葫芦娃一起学习最小化教练模型,观看葫芦娃的教练demo,体验一对一教练对话。我们一起体验了教练作为一种对话的工具,是如何发挥出改善亲子关系作用的。
让我们一起聊和孩子们之间二三事,去看看孩子这个人,去问问这里都发生里发生了什么,去感悟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。
我们将有机会体验到教练在家庭中的运用,让父母们有机会学习如何用教练的方式跟孩子沟通,培养彼此的信任与爱。
第一期客户反馈:
回想一周前的活动,留在脑海里最深的一个词,竟然是感动。这个活动让我理清了我在过往与孩子交流中欠缺了什么,知道我应该努力的方向,而之前一直是放在心底的无奈又纠结的困扰。活动的过程教练们都已说了,说说我这周的变化吧。每天回家和弟弟的交流,以前觉得是烦扰,现在是努力放下杂念的好奇和认真。总体来说,准备好的谈话似乎比他突如其来的主动沟通要容易一些,因为谈话前已经做好了情绪的切割。另外,努力学习尊重他的选择和想法,放弃脑海里的“讲故事”,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,以前总在意见背离的时候想说服他,现在不自觉的仍然希望他更成熟的看问题,但也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开始“讲故事”了。
有意思的是,参加完这个活动,我和先生、和孩子各有一次单独的交流,讲述了我参加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、我的感受,三人反应各不相同,哥哥说我是最棒的妈妈,也安慰我弟弟成长还需要时间;弟弟问我妈妈你能做到吗?先生说你喜欢就去做。我似乎很久没有跟他们深入的交流了。当我放下杂(MU)念(DI)的聊天时,我一定是那个最可爱的人,因为我的爱在眼里,在心上,在不自觉的语言和行为里~
最后的最后,是我在结束这个课程后写给自己的一句话:成年人缺乏的不是思考,而是洞察思考的盲区。感谢教练们让我感知到盲区,感谢那些不同的角度看问题,感谢那些灵魂一问。
课程导师:
联系人
Sim 13621949484(同微信)